|
【文莱】不仅仅是加薪可以解决问题 陶瓷企业用工调查 |
【wenlai】2010-3-9发表: 不仅仅是加薪可以解决问题 陶瓷企业用工调查 陶瓷是佛山最有代表性的产业,在珠三角“用工荒”喧嚣的现状中,记者通过走访佛山陶瓷企业发现,企业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高级人才的需求远大过普通工人,从中折射出了佛山陶瓷产业正在升级的时代大背景 不仅仅是加薪可以解决问题 陶瓷企业用工调查陶瓷是佛山最有代表性的产业,在珠三角“用工荒”喧嚣的现状中,记者通过走访佛山陶瓷企业发现,企业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高级人才的需求远大过普通工人,从中折射出了佛山陶瓷产业正在升级的时代大背景。 春节过后,看到99%的员工回到工作岗位,这让佛山彩花陶瓷董事长助理、设备厂长霍超雄松了口气。“用工荒”是大大小小分布在珠三角企业共同面对的困境,特别是传统产业行业,缺工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道槛。然而,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并不能像霍超雄那样轻松,有关珠三角节后缺工200万的消息让企业“百感交集”。 作为佛山最有代表性的行业,陶企经历了大规模产业整治以及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在扩大内需、建材下乡等政策利好的刺激下,被业内人士称为是“浴火重生”的佛山陶企用工情况到底如何?为此,记者走访了相关人士,从中可以发现佛山陶瓷行业发展的趋势。 招聘企业同比增加160多家 在今年2月24日(阴历是正月十一),佛山市汇普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就在中国陶瓷城举办了招聘专场,招聘会的火爆出乎总经理汪国洋的意料:去年同期的招聘会只有200多家企业入场,而今年达到360家。佛山所有的知名陶瓷企业均出现在会场,其中近40家来自潮州、江门、东莞等地方的陶瓷企业更是引人注目。 “这与整体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佛山陶瓷行业正在全面复苏。”汪国洋说,鉴于企业需求,在周六还将举办陶瓷行业专场招聘会。而去年的陶瓷专场招聘会是在正月十五才举行,因为很多陶瓷企业开工晚甚至没开工。但今年在外部经济环境的复苏以及各种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佛山陶瓷企业开工普遍提早。 在人力资源招聘领域多年的汪国洋认为,普工的短缺不只是今年的问题,而是长久以来都存在的问题。对于陶瓷行业来说,因为工作环境的噪音和粉尘,普工的流动一直就是企业无法避免的。从陶瓷专场招聘会反馈的消息是,佛山陶瓷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外贸人员的需求更为迫切。 佛山陶瓷业界资深人士蓝卫兵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经过彻底整治的佛山陶瓷企业很多只是把生产的后期环节留在佛山,工作环境的好转以及对普工数量需求的减少,对于企业来说普工并不是最大问题。对于致力于打造陶瓷总部基地的佛山而言,对陶瓷行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更盛。 汪国洋表示,陶瓷行业与家电、家具、电子等行业相比,陶瓷行业要求的专业性使得人才都是在行业内流动,来佛山招聘的其他地方企业一般开出高过佛山20%的薪酬,这值得佛山陶瓷企业思考,怎么更好地留住核心员工。 不仅仅是加薪可以解决的问题 三水欧文莱陶瓷人力资源中心总监邹如梦也表示,欧文莱有员工1100多名,今年开工整体也比较平稳。而井田洁具的陈小练总经理也很欣慰,因为目前百分之百的老员工都到位。而佛山索迪艺术马赛克公司总经理谭国超留人的秘诀是,在2月公司基本不放假,用加班工资鼓励员工留下来。 从各方综合的信息反馈来看,在珠三角“民工荒”的背景下,佛山陶瓷行业缺工现象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特别是这两年,大批陶瓷企业关停,分流出来了大批熟手员工,很受企业欢迎。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一般而言,陶瓷企业的员工流失高峰是在六七月份,因为生产车间要烧窑炉,室内温度要比外面还高3℃—5℃。 对此,蓝卫兵和汪国洋均表示,佛山陶瓷产业成熟度比较高,特别是佛山陶瓷企业在产业升级大环境下,一方面企业员工工作环境有很大改善,另一方面是企业更注意了“软环境“的构建,在市场环境竞争中,很多企业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福利机制,这是企业能留住人的真正原因。 霍超雄介绍,彩花陶瓷尽量给员工创造一种归宿感,近三年来工资涨幅达到12%,而在传统节日,公司都会给员工派发礼物、红包,举办活动等,年前放假前,全厂还专门吃了团圆饭。 在欧文莱,超过半数的员工有四到五年工作经验。邹如梦介绍,欧文莱除了保证一定的工资水平外,还从思想工作入手,如欧文莱成立了职工代表会,成员都是各个车间班组自行选举的。依托这个组织,欧文莱的管理层可以比较及时、细致地得到员工思想上的各种动态、顾虑,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此外,还注重从生活上关心员工,譬如夏天食堂会做各种消暑汤、饮品送到车间岗位上。 对于斯嘉图建材今年员工流失了5%左右,该公司总经理卢保升推测,内地很多地区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潜力,一些员工回老家另谋发展了。今年,他们会想更多办法留住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重点是企业文化建设,给留在厂里的员工带来快乐。 外迁内陆陶企: “我们这里也缺人” 珠三角企业普遍缺工,一个经常被企业提及的原因是内地发展很快,很多农民工不愿意再远走他乡,更愿意在家门口谋求生计。对于佛山陶瓷行业来说,近几年企业外迁成为普遍现象,那么他们在被认为“劳动力丰富“的他乡又是什么样的状况? 佛山某知名陶瓷企业在内陆某外来务工输出大省设立有子公司生产基地,该子公司投产已有数年历史,生产的中低档瓷砖远销内陆多省,在当地属于龙头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但是现在也正面临着缺工的困境。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一批员工离职后,年前公司已早早预先做好招聘准备。早在春节前该公司就在当地县、市两级电视台播放招聘广告,并派员深入到各乡镇进行派发传单,“我们少说也派了几千张。” 经过种种努力,总算完成招工计划的3/4。目前主要缺的是一些体力较重的工种,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活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工资给不了太高,就算年前调高过一次,对本地人也不是很有吸引力。” 由于该厂总人数较多,因此在工人存在缺口的情况下,整体还在正常运转,个别车间在间歇性停工。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在当地的本土陶瓷企业中,生产工人缺乏并不是个别现象。 对此,相关人士就表示,其实现在很多行业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归根到底是产业升级问题。以陶瓷行业在内陆劳务大省依然出现“民工荒”来说,关键还是产业自身发展水平的问题。譬如在国外,一流陶瓷企业可以做到高度自动化,生产环境比较清洁,有这样的工作环境,估计就会大大地缓解缺工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黄琪晨赵越 评论 “用工荒”是“唐僧取经路上的磨难” “用工荒”这词已不单是春节后企业界的一个关键词了,大众社会都关心了,对于这个词媒体上的说法很多。近日看报见温总理也谈到这3个字了。 对于这个词,由于利益的不同,关注点也自然不同,我自己是企业人,所以想从企业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看近的话,关注今天的订单如何按时做完,这也是企业执行者的职责所在。执行者暂不用理明天有否饭开,首先要解决好今天的问题。所以,就要想方设法解决好人手短缺的问题。有订单欠人手的,抢人就是目标,方法五花八门,提高收入是使用最多的了。看远的话,一个核心问题是发达地区的人力成本上升的速度的预期了。这是一种宏观的分析,涉及的层面就多了,包括对世界其它地方及中国经济三至五年的走势的分析。中国拉内需一个重点是提高中国人的收入,这是既定的方向。那制造业以前的一些成功经验应要变为历史了。 制造业如何面对不断提升的人力成本?我的观点是三个方法,一是提升自动化,从而提升人均产值;二是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三是向能提升更多利润的层面转移。这样分析的话,远水与近火如何配合的问题就出来了。增加工资一定是个救近火的方法,但今时我们制造业结构中的劳动力成本比例已是很高的了,另一个是相关的政府税费,再加上利润这因素,三因素一比较就会看到利润是低到可怜的。企业是个投资行为,看投资回报率的,现况下制造业这投资回报率太低了,所以也有不少原来的制造业转向其他行业了。为何这样呢?原因也太多了,这也是长期的社会发展的综合情况造成了大多数的制造业的现状。应急的解决之道是什么,是很好想象的。我们用一数学公式来分析吧,若i代表工人收入,t代表税费,p代表企业利润,这就是一条很简单的计算公式了:i+t+p=1,今天是“i”要升,“p”要降,企业也希望“t”也能下降些。这就是为何制造业要求政府减税费支持的原因了。 那创新的目的于这公式中的表现又是什么?目的使“p”可加大,那“t”也跟着增大,特别是“p”的增大是企业最开心的。也许看到这里,就有人讲,为何老板这么笨,这数小学生都会算呢!是的,创新有成本的,也可能是一个大数字,创新也是有风险的,同时创新需要时间的。但一点是肯定的,传统制造业要做下去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了。事实上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到今天,也是在不断解决困难中过来的,我们是有这样的体会的,社会大众是应该放心的。 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可想办法使“i”下降,这是指总工资额的下降,而不是人均工资的下降,反而应该是人均工资额的上升,这样的企业于人力资源上才有竞争力,一个重要的解决之道是减少用人,提升自动化。 道理很多,我想对于企业来讲也有一条,在自己的良心与社会许可下的办法,积极一些的观点是先解决近火,又要规划明天有好行的路。企业人要把这次的改变看作唐僧取经路上的磨难,为取得真经的心态,就会有更高的幸福指数了。 陶瓷是佛山最有代表性的产业,在珠三角“用工荒”喧嚣的现状中,记者通过走访佛山陶瓷企业发现,企业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高级人才的需求远大过普通工人,从中折射出了佛山陶瓷产业正在升级的时代大背景 >> |